适得其反 运动手环反而让年轻人更加消极运动

techcrunch 中字

许多人都一定认为健身追踪类的产品,会成为我们脱离沙发和床,到外面跑步和健身房中锻炼的动力,毕竟钱不能白花,买了就要让它起到作用。不过最近一项英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可穿戴健身类的产品其实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在刚刚购买之后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后,它会成为阻碍我们锻炼的一个因素。

伯明翰布鲁内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为期八周的测试,希望能够调查清楚可穿戴设备究竟是否对青少年的锻炼起到鼓励作用。

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目标集中在13到14周岁的小学生身上,参与者中包含了44位女生和40位男生,并且分别从来自英国北部和南部的不同学校招募。这些学生被要求在八周之内佩戴Fitbit Charge运动手环,并且使用Fitbit的应用程序。在试验开始和结束之后,分别要回答关于锻炼和使用设备感受的相关问题。

研究人员在试验之前预计,可穿戴设备对青少年会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积极影响因素,并且有助于帮助孩子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但是,尽管研究人员记录下了第一周大家对这种产品都很好奇的情况,但是从整个研究的结果来看,所有参与者在报告中都表示缺乏坚持锻炼的动力,就算运动手环进行提醒也无济于事。

研究人员表示:“在大约四周之后,学生们开始对Fitbit手环感到厌烦。这一证据显示,尽管Fitbit这样的智能手环可以促进体育锻炼,但是对学生来说,这种影响只是非常短期的效果。”

比如Fitbit的非个性化目标制定在了每天1万步,而这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完成的难度很大,并且会带来额外的负罪感,反过来会阻碍更多的人完成目标。同时参与调查的人还表示,自己在锻炼的时候选择非常少,最终也会让人失去锻炼的动力。

另外在社交排行这项功能上,通过不断与对手和朋友进行对比,也会给参与者带来无形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数据表明,虽然目的很好,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年轻人的体育锻炼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竞争、对比和过高的目标,只能产生短期的激励效果。”

在研究人员的结论中,引用了青少年体育活动动机研究的一个框架,叫做自决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行为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意志,那么个体就是最优的冬季,因此理性行为将优先满足心理需求。而对控制动机的感觉,是为了避免内疚或获得社会认可,或者是希望获得奖励或规避惩罚。

尽管研究者指出Fitbit的可穿戴设备功能丰富,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帮助青少年基本心理需求是自我激励的运动。通过引用的特性,比如元素应用、允许设定的目标、实时反馈以及消息传递等功能。在实践中研究人员发现,Fitbit的非个性化目标最终如果过于严苛,就会对标准产生消极的影响。

这种对同样群体的精致鞥和标准化的目标压力,挤压力用户对Fitbit的兴趣,从未无法为青少年提供更持久的动力。“我们的数据表明,同类比较是削弱能力和自主动机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的参与者并没有想要更积极的完成自己的目标,要么是为了好玩、要么就是为了打败对手而已。”研究报告作者Charlotte Kerner博士表示。“自我肯定的激励形式,在鼓励人们参与某一特定行为方面,其实更有效果。”

尽管结果偏负面,但是研究人员依然对运动手环对人们的鼓励作用表示肯定。对年轻人来说,鼓励锻炼,再加上支持和指导,能够帮助教育年轻用户完成个人目标,针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个性化数据,而不是一昧的追求与别人对比。

同时研究人员还强调了自主性在激励年轻人更积极运动方面的重要性。“年轻用户需要更自信,更有能力,而自己的主动行为是完成目标的根源动力。”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健康教育》杂志上。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