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电影:肩负着3D未完成的使命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中字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提高,新年的过节方式不再局限于在家团圆或外出访亲,更多的娱乐休闲方式可供大家选择。最先走向大众的,无疑是电影。

  从十年前的曲高和寡,到如今的百家争鸣,中国电影产业在节假日的票房表现可谓突飞猛进。这不仅点燃了电影产业上下游的高昂热情,还让众多科技巨头争相布局,以“黑科技”进一步助推电影市场的狂欢。3D、IMAX、巨幕等电影新科技层出不穷,甚至近两年火爆的VR电影概念,也于2017年中旬在北京正式落地。

  当下是3D电影的主流市场,作为后来者的VR电影,包含了哪些黑科技?能给观影带来哪些革新?将对电影市场带来哪些冲击?OFweek可穿戴设备网小编一文带你读懂VR电影。

  3D电影:国内市场高开低走

  电影是人类的梦工厂,也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例如人工智能,AI管家Jarvis早在上世纪60年代,随钢铁侠亮相于漫威宇宙,2008年首次搬进大荧幕;直到如今我们还能在漫威电影中,看到它与钢铁侠的嬉笑怒骂。但很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至今仍未成功造出Jarvis这类学习能力惊人的人工智能程序。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便捷的无人驾驶、不衰的能量守恒、和谐的人机世界、生命的无限延续……这些都是我们通过电影,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胆畅想。

  首个把未来科技轮廓呈现出来的电影技术,是3D电影。它的原理是把由人眼视觉差(即左右眼距离差8cm)所造成的两个影像进行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时,就能看到物体从屏幕中“飞出来”。

  从2008年到今天,3D电影在国内度过了辉煌的“黄金十年”。中国3D电影市场一不留神成为全球第二,成长速度可谓一日千里。只可惜国产3D电影还不成熟,一方面技术上不能真正与好莱坞3D效果抗衡,另一方面急功近利的创作不伦不类,国产3D电影进入市场几乎是石牛入海。国内3D电影一直不能摆脱“陪跑”状态,大部分票房均贡献给了国外的引进片。

  VR电影:肩负未完成的使命

  直到VR电影的出现,中国电影产业终于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VR电影,即虚拟现实电影,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方式,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虚拟境界中。从近年来的票房数据来看,电影观众日益年轻化,对新事物接受力强,VR电影很有可能接棒3D电影,成为电影票房的又一“杀手锏”,去完成国产3D电影未完成的使命。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